应我院史海斌教授邀请,中国科技大学梁高林教授(国家杰青)、华东理工大学谢贺新教授、南京大学叶德举教授201848日上午来我院访问,并在401号楼一楼会议室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梁高林教授首先阐明了目前分子影像领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后,梁教授基于其课题组研究特色,以1,2-氨基硫醇和2-氰基苯并噻唑(CBT)间的这一生物体内高效温和的点击缩合反应为基础,从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和光学成像三个方面对其课题组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介绍。研究成果包括:通过小分子的自组装和解自组装,设计合成了一种off-on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肿瘤细胞中的Furin酶活性;利用19F纳米粒子组装和解组装过程中NMR/MRI的信号变化检测GSH浓度及Casp3/7活性,成功实现在14.1T的磁场强度下对细胞和斑马鱼体内Casp3/7活性的19F磁共振成像等。梁教授最后还介绍了他们课题组近期发展了有效的酶触探针自组装新手段并成功应用于精准化学发光成像研究。

谢贺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基于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快速检测研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成为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细菌拥有能够水解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结构,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谢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研发的一系列能够快速地识别和检测出耐药菌的荧光探针。同时,根据几代头孢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能够特异性结合β-内酰胺酶切位点的探针,其能够快速地识别和检测出耐药菌。该探针能够实现对β-内酰胺酶特异性识别,是目前首个基于碳青霉烯骨架的荧光探针。

叶德举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应用于活体成像分析研究”。叶教授从活体、细胞、分子三个层面引入,结合其课题组研究特色,介绍了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的设计原理和活体成像分析。如:通过分子内的1,2-氨基硫醇和2-氰基苯并噻唑(CBT)之间的点击缩合反应,以光学成像和磁共振成像为手段,实现肿瘤早期诊断;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Casp3探针,减少了细胞内物质的干扰,实现了荧光和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接着又详细地介绍了活体内H2S检测探针和肿瘤部位ATP相关探针,给在场的师生很多启发。

三位教授的讲座引人入胜,令人回味。随后三位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他们细致地解答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梁高林教授简介

梁高林博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9年考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理科第一名)。1993年获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学士,2002年郑州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2005年复旦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1993年至2002年,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59月至20081月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导师徐兵教授。20081月至2010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导师饶江洪教授。主要从事分子与细胞显像的研究。20103月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为止,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大部分在Nature Chemistry,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no Letters, ACS Nano, Chemical Science, Bio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Nanoscal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目前被引用3600余次,H因子29。先后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1项、中国专利7项、世界专利1项,美国专利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安徽省百人计划2012)、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等资助。

谢贺新教授简介

贺新博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第9批)1998年。1998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初至2012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MIPS)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初加入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药物任教授。课题组研究兴趣包括化学生物学、有机/药物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迄今为止,共发表了包括Nature Chem.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知名期刊在内的SCI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Nature, C&E News (美国化学化工新闻)ChemCatChemScientific AmericanChemistry View等期刊作专文评论、介绍

叶德举教授简介

叶德举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第11批)。2004年从南京大学化院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博士学位;2009-2014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学中心(MIPS)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聘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主要从事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的构建与活体成像分析方向的研究。目前已在Nat. Chem.,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2016)、世界分子影像学会议优秀论文奖(2013)、美国NCI纳米生物技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11)和中国化学会优秀论文奖(200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