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日下午,医学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嘉炜来部讲学。王志新院士与吴嘉炜教授讲座的主题分别是等温滴定量热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学校领导和部领导对此次讲座高度重视,引起了师生们广泛关注。讲座由苏州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徐小乐主持。苏州大学医学部欧洲杯官网书记曹建平,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增利教授、秦立强教授,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苏雄等教师及研究生60余人在独墅湖校区402幢一楼会议室参加并聆听王志新院士与吴嘉炜教授的学术盛宴


在二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二位学术大师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运用分子酶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模拟、数学和生物学紧密结合方法系统研究糖脂代谢中关键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信号通路中激酶和磷酸酶的调控机制、酶的催化与调节动力学、蛋白质结构预测等。

此次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报告的互动环节,王志新院士吴嘉炜教授对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令人收获颇多。此次讲座使师生们了解结构生物学一些基本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结构生物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王志新院士: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并留系任教;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8911月至19932月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及访问学者;1993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今,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05年至2014年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王志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三十余年,主要进行分子酶学、蛋白质化学及结构生物学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王志新将数学和生物学研究紧密结合,独树一帜,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分子酶学和结构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特别是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及推广应用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曾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和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分子酶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

吴嘉炜教授:

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现更名为匡亚明学院),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9-200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主要进行分子酶学、蛋白质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博士及博士后工作期间,在CellMol CellJ BiolChemBiochem J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9 篇。回国后建立了结构生物化学实验室,获得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 973 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的支持,已在NatureNat StructMolBiolProcNatlAcadSciJ Am ChemSocStructure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近二十篇,并在2011年入选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2012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5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主要研究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中一些关键蛋白的调控机制,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分子酶学、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