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双光子诱导荧光成像帕金森病模型中ROS相关酶活性研究

报告人:李林教授

时间:1122日(周二)上午09:00

地点:401号楼一楼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欧洲杯官网


报告摘要

荧光成像技术为在活细胞/组织等复杂生物环境中对生物目标物活性进行原位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目前,国际通用的荧光成像技术大多是基于对遗传编码的荧光蛋白、生物交联纳米材料和小分子荧光材料的应用。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随着研究者对物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的深入以及诱导荧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体内荧光标记技术(Fluorescence labelling technique)的双光子诱导荧光显微镜(Two-photon exci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PFM)的诞生为组织和活体样本成像掀开了新的篇章。我们通过设计,合成了可用于ROSH2O2,GSH等)及其相关酶(MAO-B,GSR等)活性成像的双光子荧光小分子探针(Two-photonSmall Molecular Enzymatic Probe, TSMEP),研究了相关酶活性与ROS平衡、帕金森病的形成与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期望能为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人简介:

李林,教授,男,200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全职回国、加盟黄维院士领衔的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IAM),同年晋升为教授,并获江苏特聘教授资助;2015年,荣获中组部第十一批计划资助,同年当选为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目前,李林教授课题组聚焦双光子荧光探针(Two-photonfluorescent probe)生物成像分析酶活性的研究,以实现疾病标志物的原位生化分析为目标,围绕荧光探针的分子结构、荧光性质与生物活性的相互关系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结构-性质-应用为研究主线,从分子构筑入手,设计制备了针对不同疾病标志物的双光子荧光探针,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在亚细胞分子水平上定性/定量分析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等生化标志物的原位动态表达及相互作用,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申请人在Acc.Chem. Res.、 Nat. Commun.、 J. Am.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