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医学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医学部欧洲杯官网培养类别学术型硕士、博士
学科代码100900适用年级从2021级开始适用
学科介绍
及研究方向
    特种医学是隶属于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将分别隶属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相关学科整合而成的特色学科。放射医学是特种医学的学科方向之一,运用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研究在辐射环境下,从业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人群特有的健康和医学问题等,解决在实践中涉及的各种放射医学和防护与辐射安全问题。
     以放射医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种医学,主要包括: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辐射血液学、辐射免疫学、放射遗传学、放射毒理学、辐射剂量学、放射损伤临床、放射治疗学等,以及电离辐射的临床转化应用,包括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医学物理、核医学等放射医学转化应用。
培养目标     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放射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努力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2、系统掌握放射医学学科扎实的专业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放射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科学道德情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分析和处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最好是英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备应用外语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博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放射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我国的核科学、医学科学、卫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服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世界一流创新性型领军人才。
    2、掌握放射医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术,掌握放射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跟踪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对所作研究课题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发展前沿与动向,具有在科研机构独立从事放射医学专业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进行专业教学、在医疗机构等开展医学实践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有分析和处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最好是英语),具备较宽的国际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含硕士研究生阶段);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培养方式      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放射医学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学分要求   硕士:总学分≧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5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博士:总学分≧2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5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直博/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3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3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
硕士博士直博备注
公共必修课:
硕士9学分
博士7学分
直博/硕博连读10学分
留学生6学分
2199900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必修
必修港澳台、留学生可免修
21999002自然辩证法概论118必修
必修
17999008博士政治理论354
必修必修
17999004(硕)
17999010(博)
基础英语3(硕)
2(博)
54
36
必修必修必修
17222003(硕)
19888001(博)
专业英语(硕)
高级科学写作(博)
3(硕)
2(博)
54
36
必修必修必修
17999007(硕)
17999012(博)
小语种(日、法、德、俄)6(硕)
4(博)
108
72
春秋


小语种研究生必修
17999015汉语472


留学生必修
17999016中国概况236


学位核心课:
硕士≥12学分
博士≥4学分
直博/硕博连读≥14学分
17222004放射医学进展236
必修必修
17222005放射生物与遗传进展118
必修

17222006辐射剂量与防护进展118
必修

17222007分子放射生物学236必修
必修
17222008放射毒理学236必修
必修
17222009环境放射化学236必修
必修
17222010放射卫生与防护236必修
必修
17222012肿瘤放疗基础与临床236必修
必修
17222013分子影像核医学基础与临床236必修
必修
17222014辐射剂量与医学物理236必修
必修
学位选修课:
硕士≥4学分
博士≥4学分
直博/硕博连读≥6学分
21222001辐射剂量检测与估算236
选修选修
21222002环境放射化学进展236
选修选修
17888004医学统计学354选修
选修
17222011核事故医学应急236选修
选修
17222026医学物理236选修
选修
非学位选修课17888002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医学前沿)354
选修选修
19888002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技术与方法236
选修选修
17888005分子生物学354选修
选修
17888006高级免疫学354选修
选修
17888007实验动物学354选修
选修
必修环节:
硕士≥3学分
博士/直博/硕博连读 5 学分
17222025学术活动2/春秋必修必修必修
21222003读书报告(实验室组会)1/春秋必修必修必修
17222028国际交流1/春秋
必修必修
18999001博士研究生助教1/春秋
必修必修
其他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内容或要求考核时间及方式
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或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论文选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研或有充分实验依据证明可以立题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书。
     研究生所在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组织实施,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单元组织成立相应的学科(专业)开题报告考核小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由具有副高职称(含副高职称)以上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由具有正高职称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学生的开题报告会。
     考核小组设组长1名,由组长主持开题报告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考核小组组员不少于3人、博士研究生论文开题考核小组组员不少于5人。考核小组设秘书1名,负责记录和整理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的相关材料。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内容应包括: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的名称、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假说、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经费预算、已取得的预研数据和研究基础、可能出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有一定较新的参考文献量,文献引用格式需符合《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的相关规定。
   开题报告如需调整研究方向,需在中期考核前,由研究生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后重新进行,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开题应于入学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开题报告考核前1周公布开题报告时间与学生名单,同时报送研究生院,由考核小组进行评审;考核专家对开题报告做出结论性审查意见,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修改意见,签字后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归档保存。因在国外或境外进行联合培养无法在校按期进行开题报告的研究生,须有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字、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在国外或境外按期进行开题报告,但至少有4名(硕士2名)专家对其开题报告进行通讯评议。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签字同意后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二级学科层面组织专家进行考核,研究生在开题报告通过6个月后可提出中期考核申请、导师签字同意、学院组织考核、研究生院备案。学院研究生秘书对研究生课程考评成绩和开题报告完成时间等进行审核。中期考核前1周公布开题报告时间与学生名单,同时报送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成员由具有副高职称(含副高职称)以上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成员由具有正高职称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学生的中期考核。
     考核小组设组长1名,由组长主持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组员不少于3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组员不少于5人。考核小组设秘书1名,负责记录和整理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相关材料。
    考核内容:(1)全面审查该生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和表现;(2)课程学习及完成学分情况,完成培养计划情况;(3)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包括:课题进展、学术交流、文献阅读、论文发表、是否有违反学术道德等。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通过 6 个月后可提出中期考核申请。
    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的汇报及所提交的材料,结合导师评语及建议对中期考核结果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三分之二投票认为通过的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同时做出结论性评定意见。
学术活动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30次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参加国际会议并作交流1次,撰写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书1篇,将书面记录、国际会议通知、撰写的项目申请书交导师签字认可,在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
     或博士生在学期间做两次seminar汇报。seminar 1对学生研究方向最新进展的综述报告。seminar2对学生跨领域研究热点介绍。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作交流1次,将书面记录、会议通知交导师签字认可,在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学科进展类讲座,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30次学科进展类讲座,同时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论文送审前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认定学分,并存档备查。
博士研究生助教     博士生助教承担学生课程辅助教学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协助完成研讨课、指导实验及批改实验报告、指导实习以及课程主讲教师指定的其它辅助工作。博士生助教工作分理论课辅导、指导实验两大类可选。理论课辅导以每承担1个班1门课程(不含实验)的辅助教学工作为一个助教基本工作量。指导实验以每承担1个班1门实验课程的辅助教学工作为一个助教基本工作量。   根据《苏州大学研究生助教管理实施办法》(苏大研〔2018〕27号),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须参加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且须在毕业前完成。
国际交流     研究生国际交流和海外研修包括出国(境)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学术考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比赛等,自2018级开始,所有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不含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具体要求请参照苏大研〔2018〕17号文件规定。  经学院审核后认定相应学分。
读书报告(实验室组会)     导师和课题组应对博士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作出具体规定,建立读书报告制度,完成至少1篇文献综述。同时,涵盖论文写作课程的内容。   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对实验内容进行定期检查,至少两周一次,同时建立实验室组会制度。
分流机制       1、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
        直博生实行分段考核的分流淘汰机制。第三学期进行“课程考核”和“综合水平考核”两轮考核(即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主要考核其是否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同时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素质等。两轮考核均合格者,可进入博士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按照博士研究生的要求进行培养;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直博生资格,转入硕士阶段学习,按照硕士研究生的要求进行培养。各学科应对本学科直博生的考核时间和考核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2、各培养环节分流培养
       研究生在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等各个阶段都应建立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机制,加强阶段性考核,加大分流退出力度,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全程制度。
      根据《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经导师提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认定不宜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按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可申请办理博转硕,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条件后以硕士研究生身份毕业。
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原则上必须在本校、本专业点进行,对于合作项目的选题经过批准后方可在校外条件合适的地点进行。
     2、论文书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报告的编写格式》(GB7713-87)。学位论文及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3、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一般应包括:论文独创性与使用授权声明、中英文提要、目录、序言或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著篇目、附录等。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翔实,论证严密,结构合理,文句通畅,图表清晰;引用他人资料,应出自原著;利用合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应加附注。
     4、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评审合格方可申请答辩。
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在正式答辩前采取“双盲”方式送评阅人盲审,盲审专家由第三方平台从相应学科建设水平高于我校的高校或科研院所选聘。硕士学位论文由3位具有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外单位副高级及以上专家盲审,博士学位论文由5位具有本学科(类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外单位正高级专家盲审。研究生论文盲审合格后方可组织其参加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 3 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至少 2 人,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应占多数,申请人的导师不得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由具备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至少 5 人(人数须为单数)组成,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占多数。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可不聘请校外专家;不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人数不足而无法组成答辩委员会者,聘请校外专家 1 人。申请人的导师不得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硕士为一年,博士为两年,但均不得超过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研究生实行学位申请制,具体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各学科应对本学科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提出具体要求。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
序号著作或期刊名称作者备注(专业/选读/必读等)
1Radiobiology for the RadiobiologistHall E.J., Giaccia A.J.有中文译本,必读
2放射毒理学(第四版) 杨占山,周新文,崔凤梅,周平坤专业必读
3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 in medical imaging. ICRP Publication 135. Ann. 2017. ICRP 46(1)5. E. Va, D.L. Miller, C.J. Martin, M.M. Rehani, K. Kang, M. Rosenstein, P. Ortiz-Lopez, S. Mattsson, R. Padovani, A. Rogers. 专业必读
4Occupational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Part 1. ICRP, 2015. ICRP Publication 130. 5. E. Va, D.L. Miller, C.J. Martin, M.M. Rehani, K. Kang, M. Rosenstein, P. Ortiz-Lopez, S. Mattsson, R. Padovani, A. Rogers. 专业选读
5Occupational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Part 2. ICRP, 2016. ICRP Publication 1345. E. Va, D.L. Miller, C.J. Martin, M.M. Rehani, K. Kang, M. Rosenstein, P. Ortiz-Lopez, S. Mattsson, R. Padovani, A. Rogers. 专业选读
6Occupational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Part 2. ICRP, 2017. ICRP Publication 1375. E. Va, D.L. Miller, C.J. Martin, M.M. Rehani, K. Kang, M. Rosenstein, P. Ortiz-Lopez, S. Mattsson, R. Padovani, A. Rogers. 专业选读
7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for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CRP Publication 113. Ann. ICRP 39 (5). ICRP.E. Va, M. Rosenstein, J. Liniecki, M. Rehani, C.J. Martin, R.J. Vetter. 专业选读
8放射卫生学-原子能出版社涂彧主编专业必读
9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人民军医出版社;唐木涛主编专业选读
10核生化突发事件心理效应及其应对-科学出版社;叶常青主编专业选读
11核事故应急响应概论-原子能出版社李继开主编专业选读
12核环境学基础宋妙发专业选读
1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专业选读
14Radiation Medicine & Protection杂志专业选读
15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ne; 杂志专业选读
16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 杂志专业选读
17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杂志专业选读
18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杂志专业选读
19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杂志专业选读
20《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黄钢等编专业必读
21《核医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专业必读
22《实验核医学》许玉杰主编专业必读
23《核医学教程》范我、强亦忠主编专业必读
24introduction to radilogical physics and radiation dosimetryFrank.H.Attix专业必读
25电离辐射剂量学田志恒专业必读
26Medical Physcis期刊专业选读
27Health Physics期刊专业选读
28MCNP-Version 5X.-M. C. Team专业必读
29An MCNP Primer SHULTIS J K, FAW R E专业必读
30Nuclear Engineering & Technology期刊专业选读
31Medical Physcis期刊专业选读